【第伍出?诸果滋味】第一折戏?白玉蜜煎02
「一来荔枝三月始红,产季极短,每年要等到四月才吃得到荔枝初果。」刘平宵说道:「莫怪王忠孝老人家要写这样的诗,描写收到荔枝的喜悦——」 他站直背脊,正经背诵:「海外何从得异果,于今不见已更年。好友寄缄嫌少许,老人开箧喜奇缘??」 第一次看刘平宵掉书袋,众人觉得新鲜又惊喜,纷纷称赞,刘平宵受到鼓励,有点不好意思,却又忍不住洋洋自得。 「东宁吃不到荔枝的第二个原因是,从闽粤山区摘下来送到海港也要一日,再坐船送来东宁又要十数更,因此至少是二日以後,这还是风平浪静之时??荔枝早已变sE变味了。」 刘平宵解释道,郑克塽和冯如织一脸钦服,刘平宵不好意思地笑笑:「仔细思量,我们只能凭藉戏文遥想东宁没有的佳果,殊为可惜。」 他没想到,这句话对陈梦笙犹如当头bAng喝—— 《荔镜记》来自闽南,传唱东宁二十余载,却从未有人质疑,为何要藉由陌生的珍果,来描摹男nV情Ai?学戏以来,她被教导不能擅改戏词,否则就是大不敬,然而,她想让戏台与东宁的山川人情,有更紧密的连结。 监国有令,新制东宁风土戏文者将有赏,然而戏班向来不敢更动戏词,也就难以创新戏,何不先改作众人熟悉的《荔镜记》,各戏班不需学全新戏曲亦能搬演,如此b另制新戏容易得多,岂不甚好?